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HTML】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次   下载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黏度特征
李光辉1,2,葛际江1,张贵才1,申金伟3
(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2.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3.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摘要:
聚合物微球通过延迟膨胀后的增黏作用及吸附、滞留堵塞窜流孔道,这一调剖机制与体系黏度密切相关。基于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阳离子微球,通过测量吸水膨胀后微球的黏度,考察交联剂浓度、阳离子度对微球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适的稳定交联剂浓度是颗粒空间结构形成及增强相互作用的重要条件;阳离子度为10%即有较好的增黏作用;微球质量浓度在0.1%~1%的范围内,不同阳离子度微球的黏度变化符合Tan修改的Krieger-Dougherty模型,该模型扩大了现有模型的浓度范围,其中比体积参数k及其下降指数m的变化可以衡量颗粒之间缠连作用及反离子造成的渗透失胀的程度。Herschel-Bulkely方程的黏性指数可以衡量电黏作用最强时的微球浓度。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微球  调剖  黏度模型
DOI:10.3969/j.issn.1673-5005.2015.01.026
分类号::TE 357.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23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EEM007,ZR2011EEQ001);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14LGB024)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of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microsphere
LI Guanghui1,2, GE Jijiang1, ZHANG Guicai1, SHEN Jinwei3
(1.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80, China;2.College of Vehicles and Energy in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3.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Tianjin 300450, China)
Abstract:
Key words:  
版权所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址: 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期刊社 邮编:266580 电话:0532-86983553 E-mail: journal@upc.edu.cn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